本帖最后由 落网为虫 于 2017-12-19 11:15 编辑
磁共振(MRI)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内听道)扫描技术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头颅正交线圈或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部用海绵垫固定。
三叉神经扫描技术 三叉神经:眼神经、上下颌神经。 定位位置:双眉中心连线。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 横断面: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 如使用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头颅正交线圈则不需扫描校准序列。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轴位: Ax T2 FSE 横轴面T2加权序列 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定位,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两侧三叉神经对称,中心置于左右三叉神经中心,范围包括整个三叉神经结构,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MR面神经
如采用螺旋桨成像序列,可改善图像质量,也可采用脂肪抑制技术。 使用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冠状面:COR FS FSE T2,冠状面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在矢状位和横轴位上定位。扫描范围包括脑桥,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MR三叉神经
添加上下饱和带,减小血管搏动伪影。 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方向。
横断面:AX 3D Fiesta-C,横断面双激发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在矢状位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视神经的走形,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两侧三叉神经对称,中心置于三叉神经中心,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MR内听道
激励次数使用偶数次,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如需观察血管与神经间的关系,可进行后处理冠状及矢状重建。
横断面:AX 3D TOF MRA,横断面TOF血管成像序列 复制Ax3D Fiesta-c定位线,但建议适当增加范围及FOV。
MR听神经
不使用脂肪抑制技术,使用窄带宽(15.63KHZ),短TE(min full),高分辨率扫描。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如需观察动静脉与神经间的关系不添加上下饱和带。 频率编码为前后。 如需观察血管与神经间的关系,可进行后处理冠状及矢状重建。
三叉神经扫描序列推荐 三叉神经扫描序列: AX T2 FSE COR FS T2 FRFSE AX 3D Fiesta-C AX 3D TOF MRA 三叉神经技术参数推荐: AX T2 FSE,FOV 20~24CM,层厚2~3mm,间距=<10%层厚,矩阵288*224。 COR FS T2 FRFSE,FOV 20~24CM,层厚2mm,间距0.5mm,矩阵320*224。 AX 3D Fiesta-C, FOV 20CM,层厚0.8mm,无间距,矩阵256*256。 AX 3D TOF MRA, FOV 20~24CM,层厚0.8~1.0mm,无间距,矩阵256*256。
听神经(内听道)扫描技术 线圈:头颅正交线圈或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部用海绵垫固定。 定位位置:双耳中心连线。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 横断面:BH Calibration Scan,横轴位扫描校准序列 如使用相控阵线圈,所有序列需进行扫描校准序列,如使用头颅正交线圈则不需扫描校准序列。 中心定于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层厚8MM,单次采集,如范围不够,可增加层厚。 相控线圈需使用Asset或Pure针对相应的线圈进行校准。Pure可改善多通道线圈图像的均匀性,Asset可加快扫描速度。 频率编码为前后。
横轴位: Ax T2 FSE 横轴面T2加权序列 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定位,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两侧内听道对称,中心置于内听道中心,范围包括整个内耳结构,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MR三叉神经2
如采用螺旋桨成像序列,可改善图像质量。 使用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冠状位:COR FS FSE T2,冠状面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在矢状位和横轴位上定位。扫描范围包括蝶窦和左右乳突结构,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横断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左右内听道结构。
MR面神经1
使用脂肪抑制以突出显示病灶。 添加上下饱和带,减小血管搏动伪影。 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方向。
横轴位:Ax 3D Fiesta-c横轴面双激发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定位,范围包括左右侧半规管结构。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旋转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左右内听道结构。
MR听神经2
激励次数使用偶数次,频率编码为前后。 如需观察血管与神经间的关系,可进行后处理冠状及矢状重建。
横断面:AX 3D TOF MRA,横断面TOF血管成像序列 复制Ax3D Fiesta-c定位线,但建议适当增加范围及FOV。
MR内听道2
可不使用脂肪抑制技术。使用窄带宽(15.63KHZ),短TE(min full),高分辨率扫描。 如需观察动静脉与神经间的关系不添加上下饱和带。 频率编码为前后。 如需观察血管与神经间的关系,可进行后处理冠状及矢状重建。
听神经(内听道)扫描序列推荐 常规内听道扫描序列: AX T2 FSE COR FS T2 FRFSE AX 3D Fiesta-C AX 3D TOF MRA 听神经(内听道)技术参数推荐: AX T2 FSE,FOV 20~24CM,层厚2~3mm,间距=<10%层厚,矩阵288*224。 COR FS T2 FRFSE,FOV 20~24CM,层厚2~3mm,间距0.5mm,矩阵320*224。 AX 3D Fiesta-C, FOV 20CM,层厚0.8mm,无间距,矩阵256*256。 AX 3D TOF MRA, FOV 20~24CM,层厚0.8~1.0mm,无间距,矩阵256*256。
面神经扫描技术 面神经扫描技术与听神经扫描技术类似。只需注意包括的范围则可。
面神经扫描序列推荐 面神经扫描序列: AX T2 FSE COR FS T2 FRFSE AX 3D Fiesta-C AX 3D TOF MRA 面神经技术参数推荐: AX T2 FSE,FOV 20~24CM,层厚2~3mm,间距=<10%层厚,矩阵288*224。 COR FS T2 FRFSE,FOV 20~24CM,层厚2mm,间距0.5mm,矩阵320*224。 AX 3D Fiesta-C, FOV 20CM,层厚0.8mm,无间距,矩阵256*256。 AX 3D TOF MRA, FOV 20~24CM,层厚0.8~1.0mm,无间距,矩阵256*256。
本平台所登载的内容全部来自网友或收集于网络,旨在于传播更多知识的目的,磁共振之家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作出删除处理!更多知识,请登录www.mrihom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