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MRI)头颅规范化扫描技术 *线圈:头颅专用线圈 *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配戴耳机保护听力,头部用海绵垫固定。 *定位位置:双眉中心连线。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横断位:AX T1FLAIR 横轴位T1自由水抑制序列 以冠状位和矢状位作为参考定位。在冠状位上定位线平行于两侧颞叶底部的连线;矢状面上平行于前后联合的连线或者与胼胝体的前后连线平行。扫描范围由后颅窝底到颅顶。 ![]() * AX T1FLAIR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采用部分Phase FOV可缩短扫描时间。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消除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AX T2FLAIR 横轴位T2自由水抑制序列 复制AX T1FLAIR定位线 ![]() * AX T1FLAIR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消除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AX FRFSE T2 横轴位T2加权序列 复制AX T1FLAIR定位线 ![]() * AX FRFSE T2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消除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采用PropellerT2(螺旋桨,刀锋)序列,可以消除运动及部分金属伪影。 *采用PropellerT2时无频率编码方向。 AX DWI 横轴位弥散加权序列 复制AX T1FLAIR定位线 ![]() * AX DWI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 *头颅B值一般采用1000及以上,适当增加激励次数提高信噪比。 *采用Propeller DWI(螺旋桨,刀锋)序列,可以消除运动及部分金属伪影 *矢状位: SAG T1FLAIR 矢状位T1自由水抑制序列 以冠状位和横断位作为参考定位。在横断位上与大脑纵裂平行;在冠状位上与大脑纵裂及脊柱中线平行。扫描范围根据病变大小而定。 ![]() * SAG T1FLAIR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 *采用部分Phase FOV可缩短扫描时间。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消除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如采用SAGFRFSE T2序列需调整TR,减少扫描时间。 *冠状位:COR T1 冠状位T1加权序列 以矢状位和横断位作为参考定位。在横断位上与大脑纵裂垂直;在矢状位上定位线与脑干平行。扫描范围根据病变大小而定。 ![]() * COR T1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 *采用部分Phase FOV可缩短扫描时间。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消除脑脊液,血管搏动伪影。 增强扫描 AX T1+C,SAG T1+C,COR T1+C分别复制平扫的AX,SAG,COR定位线即可。造影剂:0.2mml/kg或者0.1mmol/kg。 *常规平扫脉冲序列:AX T1FLAIR,AX T2FLAIR,AX FRFSE T2,SAG T1FLAIR或SAG FRFSE T2, 特殊病例加扫DWI,SWI,MRS等序列. *增强脉冲序列:AX T1+C,SAG T1+C,COR T1+C,特殊病例可加扫3D序列。 颅脑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颅脑常规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 2.体位:仰卧位, 头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眉间及线圈中心。 3.方位及序列: 以轴面为主, 矢状面或冠状面为辅 。平 扫 序 列 包 括 :(1)轴 面 T2WI、T1WI、FLAIR-T2WI序列, T1WI有异常高信号时, 加扫脂肪抑制(fat suppression, fs) -T1WI序列。扫描基线平行于前-后联合连线 (AC-PC线)。扫描范围覆盖枕骨大孔至颅顶。(2) 矢状面和冠状面T2WI、 T1WI序列,矢状面扫描基线平行于大脑矢状裂, 冠状面垂直于大脑矢状裂并平行于脑干。(3)功能 MR 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MR 波 谱 分 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等根据病变选择性使用。急性脑卒中患者必须扫描DWI序列。增强扫描序列: 采用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序列, 当病变紧邻颅底或颅盖骨时, 增强后应加扫脂肪抑制T1WI。 4.技术参数: 层厚5~6 mm, 层间隔≤层厚×20%, FOV(200~240)mm× (200~240)mm, 矩阵≥256×192。TR、 TE、 TI等与序列特征相对应。增强钆对比剂一般采用手推静脉注射, 常规剂量为0.1 mmol/kg或遵药品使用说明书。 5.图像要求:(1) 全脑两侧结构尽量对称显示;(2) 无明显运动伪影;(3)覆盖全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