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文章赚赏金

肘关节磁共振(MRI)常规扫描技术

2016-5-20 07: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213| 评论: 6|原作者: 1987124382

摘要: 肘关节磁共振扫描技术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线圈:专用线圈或通用表面线圈。体位:(1)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患侧可置于体旁的一侧,掌心向上,身体尽量向对侧移,使扫描部位尽 ...

肘关节磁共振扫描技术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专用线圈或通用表面线圈。
体位:(1)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患侧可置于体旁的一侧,掌心向上,身体尽量向对侧移,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用海绵垫固定,此体位由于偏离磁场中心,信噪比较差。(2)俯卧位,患侧上举置于头上,掌心向下,扫描部位尽量靠近线圈中心,用海绵垫固定,此体位扫描部位靠近磁场中心,信噪比较好,但对于患者不舒适,容易产生伪影。
定位位置:肘关节中心(内外髁连线水平)。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横断面:AX FSE T1,横断面T1加权序列
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线均平行于关节面。扫描范围上至肱骨骺端,下至桡骨结节,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5_副本.png
*对于T1序列可以去除上下饱和带,减少扫描时间。
*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方向。
横断面:AX PD FS,横断面质子脂肪抑制序列
复制AX FSE T1定位线
222305wdnly5yyygh5ol2c.png
*为了消除血管的搏动伪影,需添加上下饱和带,并添加NPW。
*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方向。
*对于FS的脂肪抑制,需要添加局部匀场。
矢状面:SAG PD FS,矢状面质子脂肪抑制序列
在横断位和冠状位上定位,在横断位上定位线垂直于肱骨内外上髁连线,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肘关节长骨(肱骨和桡骨),范围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8_副本.png
*对于FS的脂肪抑制,需要添加局部匀场。
*利用部分Phase FOV,可缩短扫描时间,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为了消除血管的搏动伪影,需添加上下饱和带,并添加NPW。
*为了达到更好的脂肪抑制效果,可以选用STIR。
矢状面:SAG FSE T1,矢状面T1加权
复制SAG PD FS定位线
222307tzrlwrixjf11g16y.png
*去除上下饱和带可缩短扫描时间。
*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冠状位:COR FSE T1,冠状面T1加权序列
在横断位和矢状位定位,在横断位上平行于肱骨内外上髁连线,在失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肘关节长骨(肱骨和桡骨),范围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3-6_副本.png
*T1序列可去除上下饱和带以缩短TR,减少扫描时间。
*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
冠状位:COR PD FS,冠状面质子脂肪抑制序列
复制COR FSE T1定位线。
222302ynnmp2m782s22ipu.png
*为了消除血管搏动伪影,需添加上下饱和带。
*频率编码方向为左右,并添加NPW。
*利用部分Phase FOV,可缩短扫描时间
*对于FS的脂肪抑制序列,需添加局部匀场,如使用FS序列抑脂不均匀,可使用STIR序列,不需添加局部匀场。
常规扫描序列:AX FSE T1,AX PD FS/FRFSET 2,SAG FSE T1,SAG PD FS,COR PD FS,部分病例可加扫:COR FSE T1,SAG STIR/COR STIR。
注意:肘关节对分辨率要求较高,FOV不宜过大(小于14CM),层厚不超过4MM,矩阵320*224以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1987124382 2015-1-31 14:24
腕关节扫描序列推荐:
横断:AX  FSE T1 ,AX  PD  FS。
冠状:COR   FSE  T1,COR  PD   FS。
矢状:SAG  FSE  T1, SAG  PD  FS。
引用 HLQ 2015-3-21 00:24
好,学习了,继续啊
引用 bmejjr 2015-8-3 22:56
非常感谢。。。
引用 luo@min 2017-7-26 16:58
打个包,可以下的,变更好了,
引用 zhangkangsmile 2017-9-7 06:57
全是T1像?
引用 wanlong 2017-12-4 21:19
学习了,继续啊

查看全部评论(6)

最新活动

文章热图

  • 磁共振常见伪影及策略
  • 关于垂体的扫描,你必须知道这些
  • 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家的图像好看
友情链接|爱爱医病例中心|关于我们|
©2017  磁共振之家. All rights reserved. ( 蜀ICP备14029518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磁共振之家  
本网站所登载的内容全部来自网友或收集于网络,磁共振之家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316420687@qq.com,我们会尽快作出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本站禁止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17号

返回顶部